Talent Spot解读| 五证合一之后,人力资源从业者将迎新时代
“五证合一”政策出台,各类实操指南已将来龙去脉、具体要求、意义和影响介绍地非常清楚。但是,关于政策所引发的思考却是迥异的,每个行业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身的立场,对政策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证合一”,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不言而喻,无论对于企业HR,还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都会造成一些改变,并且形成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或已实际存在,或是由某些迹象生发的推测,它们都值得人力资源人士去关注。针对“五证合一”,Talent Spot外包业务高级总监Lily Chen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既有围绕“五证合一”政策本身的分析,也有对政策透露出的讯号以及其对行业未来的趋势性影响的思考,权作抛砖引玉,期待行业内专业人士作出更丰富的解读。一、“五证合一”是什么?
●演变——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
去年10月1日起,由工商系统牵头,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一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企业注册从跑3个部门、交3次材料,变为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提交材料,企业办照时间缩短至2—3天。
据了解,“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面实施以来,我国新登记企业数量连创新高。经实践验证,“三证合一”是简政放权的有效途径,对推动全面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社会创造力和转变政府职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为巩固“三证合一”的措施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效应,在全面实施“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国家拟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从2016年10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
从演变的线索可以看出,“五证合一”是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又一个重要进程。
●五证合一:是哪五证?
√工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组织机构代码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组织机构代码证在企业日常运营中有许多应用,比如:购买现金支票、车辆落户、办理员工社保等都需要组织机构代码证。
√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所颁发的登记凭证。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等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社会保险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是指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条、第3条、第29条的规定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登记、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的行为。 社会保险登记是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前提和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保险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
√统计登记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到市或区、县统计局办理统计登记并领取《统计登记证》,单位组织的成立、变更、终止,均应办理统计登记手续。
实行统计登记,其主要目的在于查清各类统计单位的地区分布、行业类别、单位类型、规模以及资产构成等情况,为抽样调查建立科学的抽样框提供依据。
没有统计登记证,理论上是不能报送统计数据的。
从“五证”本身的作用来看,五证之间互有关联,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准入门槛,保障企业的合规、合法。五证合一后,无论是客观的约束,还是主观上的顺应政策,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必定会加强
二、五证合一新气象
国家新规出台之后,企业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主动配合新规的转变需求,以利于长期的商业活动开展。这种“配合”不仅仅是指按照新规要求而行,更指的是企业需要主动去分析新规,发现新规透露出的一些潜在信号,结合企业的发展,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都有所前瞻。
那么,此次“五证合一”对广大企业又会产生哪些影响?企业可以在此次“五证合一”变革中把握住哪些趋势?
※ 利好一面
●企业无需多次奔波
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之后,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将一次得以办理,企业无需分多次、跑多个机构进行办理。
●办证无需费用
在办理“五证合一”新证照时,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并不收取任何人工费、工本费,新政不会增加企业的办理负担。而根据窗口受理和采集的信息情况,向多部门及时推送,可以使信息抄送更及时、减少监管部门的人工成本、减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办照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行政事务办理精简,时间短
新政实施后,要求市场监管局窗口在5个工作日内,为前来登记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予以办结,而施行以来,平均办结时间为3—5个工作日。
●社保办理不再复杂
新成立的企业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同步完成企业的社会保险登记。实行“五证合一”制度改革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要求企业提供的银行账号等指标项目,改革后由企业在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提供。
●降低交易风险
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该代码设计为18位,一个主体只能拥有一个统一代码,一个统一代码只能赋予一个主体。主体注销后,该代码将被留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
※企业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另一种繁琐
1、社保汇缴地和注册地必须一致
此前,企业社保缴纳地可以在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之间二选一。
五证合一后,企业只能选择在注册地缴纳社保。
2、年检与换证提供的材料必须纳入年报
“五证合一”将社会保险并入全国信作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了解企业打开了新的窗口。过去,企业的统计数据和用人信息是不对公众开放的。根据五部门《通知》要求,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的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已被取消,原有验证和换证要求企业报送的事项经整合后纳入企业年度报告内容,由企业自行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社保监管力度更大
对已取得“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并产生用工的企业,应通过查看参保缴费证明和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等方式,核验是否依法履行参保缴费义务。对存在虚假公示、申报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等情况的,要督促企业更正;情节严重的,应商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惩戒。
三、五证合一,人力资源从业者们的新时代
五证合一后,企业的社保开户、汇缴、注销等事务将变得更为简便,原本繁琐的、重复的劳动变成了“一键即得”。为了减轻HR的负担,以往企业往往将这部分内容外包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此一来,是否意味着委托服务机构处理社保的企业数量将减少?进而意味着社保外包业务将面临新的调整?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对此我并不担忧,反而从中窥到了未来行业的新局面。在新局面中,HR与人力资源服务者(统称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各有需要去升级、更新的技能,也有各自的机遇。
●人力资源“后服务时代”
1、促进人力资源服务的“跨界”
“五证合一”背后的机制是信息共享。之所以能实现五证合体,是由于五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对接无碍,
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中提到:“2016年,配合工商行政部门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到2018年实现与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交换。”;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到,建立用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掌握各类用人单位的基础登记信息,通过技术手段,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共享用人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和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信息。
当信息不再稀缺,可以预见,未来社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要求将转向整合能力、一专多能、服务的延展性等层面,甚至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与公共服务窗口进行对接,在这些方面,人力资源服务将大有作为。
2、促进创业企业发展,为人力资源服务打开新局面
“五证合一”的改革为初创企业节省了制度性成本,开办公司的繁琐流程得以精简。可以想见,此举必定会催生大量创新创业企业,为我国双创事业添砖加瓦。创业企业在起步阶段,普遍会面临人手不足、管理系统缺失、管理流程亟待完善等问题。
利好之外,“五证合一”本身也对创业企业的注册、社保缴纳、合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隐性的制约。
如何服务好初创企业的社保账户?针对初创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是否能提供一些独特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根据中小企业上述种种困局,服务能否突破人力资源范畴,为初创企业提供从注册、社保缴纳、招聘、人事外包等一体化服务?甚至对应企业初创期、发展期、稳定期等各个阶段的特点,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组合?这都是人力资源机构未来服务的发展方向。
3、从“分担繁琐”到“解疑答惑”
现今,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诉求主要还是承担繁琐性、基础性事务,解决当下的、经济的困扰,随着简政放权、制度性流程越来越精简的趋势,人力资源服务进行转型已经是一种必要。当国家从制度层面上“消除了繁琐”,那么,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就要重新去定义“繁琐”。比如,“五证合一改革”之后,社保缴纳地与企业注册地必须一致,那么当企业需要跨区域时,是否一定要在异地设立分公司?等等,这些并未明确的事项都会为企业造成一定困扰,去研究分析这些问题、验证这些问题,进而找出解决办法就是人力资源服务的附加值。
在与各类企业的合作中,Talent Spot始终在探索这种服务的附加值,在提供招聘、用工模式、业务外包的同时,也致力于能通过服务让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并且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更合规、更合法。
●新时代,企业HR影响业务的新渠道
“五证合一”看似是一个很小的改变,其中却包含着HR的机遇,HR希望自己能成为业务的一部分,那么,此次“五证合一”正是一个 契机,为HR提供了参与业务、影响业务的渠道。
1、从薪酬结构设计体现核心价值
“五证合一”意味着社保缴纳的监管力度更大,企业社保缴纳制度将更规范,习惯钻社保空子的企业将无所遁形。此举切实保障了员工的利益,并且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未来逐步实现“工资、个税、社保和公积金的四平衡”。作为参与商业活动的正规组织,各个企业理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配合国家的制度改革,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
在此背景下,当企业提出成本控制的课题时,HR可能会觉得挑战巨大。但反过来,这何尝不说明企业将仰赖HR去设计更合理,同时符合合规要求的薪酬结构?如果HR能因此帮助企业实现成本与合规的平衡,对于自身的价值是一种有力的证明。
2、预判政策走势驱动业务发展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是孤立的。比如,“五证合一”的政策是政府简政放权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的举措……只要认真分析,国家出台的政策之中总会有与自身相关的部分。HR若能在每次新政之中窥见利好,防控好风险,助力企业业务把握住机遇,这就是HR对业务驱动力的体现。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员需培养的意识
同样,在“后服务”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人员若要能与HR展开更好的合作,也必须在意识上做出调整与更新。
1、顾问意识
随着人力资源角色定位的变化、企业对人力资源战略地位的认识愈深,企业HR未来的工作内容、承担职责将会有新的变化。比如,这次的“五证合一”就透露出这样一个信号:人事行政事务将逐步得到简化。这意味着企业HR渐渐脱离基础性事务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得到了国家政策性的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业务量只会激增,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必须持续修炼自己的基本功,才能在日益增加的外包项目中保持服务的水准。
另一个层面来看,随着HR工作内容的重组和变化,人力资源的服务内容也应得到拓展。未来,“基础性人力资源事务”本身的定义可能也会有所变化,当HR成为业务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是HR的战略盟友,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就应是“当代谋士”,不仅执行客户的需求,更应该在客户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客户进行合理调配,做出有利于企业的最优方案。
2、超前意识
“五证合一”甫一出台,在网络媒体上,各种操作指南类文章层出不穷,但是,分析
“五证合一”对各个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该政策本身隐含的信号、对企业发展的启示类文章却罕见。虽然很多人认为一个简单的政策并不具备如此大的辐射力度,那是他们都忽略了“蝴蝶效应”。在当今时代,学会在事物之间寻找关联、学会从其他领域寻找灵感的能力不可或缺,这些能力帮助我们去发现潜在的机遇和风险。
身为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解读政策是一项必备技能,解读的程度却大有不同。未来,当政策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时,对政策走势预判的准确性、对政策的发散性思考将变成一项必备技能,作为业务伙伴的HR以及作为HR伙伴的人力资源服务者,都必须去修炼自身对政策的敏感度。
3、全局意识
与上文提到的“服务突破人力资源范畴”相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从业者要逐步
具备全局意识:对企业管理与运营系统的理解。其实,HR原本就是与整个企业各个部门息息相关的,相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员也要建立此意识,才能自己的服务成为一个开阔平台,一个高起点,助力HR在影响业务的道路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